□/紫金山新闻记者
婚车G520号“智能复兴号动车组”整装待发,新娘们陆续走上6号车厢。列车上张贴着喜字,摆有鲜花、彩带、剪纸。新郎们从8号车厢出发,前往2号车厢迎接心爱的新娘。
马道军
每天中午,在建邺区双闸街道新月社区助餐点,整洁干净的餐厅里都会升腾起浓浓的饭菜香,老人们有说有笑地排队领餐。
昨天,助餐点提供的是红烧面筋包、土豆烧鸭块、虾饼、莴笋烧咸肉、黄瓜木耳炒鸡蛋、冬瓜炒火腿肠、肉末茄子、包菜炒粉丝、大白菜炒皮肚、蒜泥苋菜等20余个荤素菜。
“爷爷、奶奶,想吃哪道菜?我给您盛。”工作人员笑盈盈地询问。
“在哪吃、能吃好,对一般人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对我们这些一个人住的老人来说,真是难题。”家住五矿崇文金城的陈义慧老人告诉记者,她以前每到饭点就发愁,现在社区建了助餐点,每天三菜一汤不重样,既美味又营养,吃完饭还能和邻居们聊聊天,真是很舒坦。
今年84岁的陈义慧原来一个人居住,时常感到孤单。在一次机缘巧合下,老人找到了新月社区助餐点,工作人员为她办理了就餐卡。她还在助餐点认识了一群爱好唱歌的朋友。如今,老人每天在这里吃完饭休息一会儿,等待下午与歌友一起唱歌,日子过得充实而满足。
“我们是一所示范性助餐点,除提供一日三餐外,还针对部分老年人群体身体状况、饮食习惯等,开发了适老化菜单,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使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对于空巢、独居、残疾、重病等老人,还提供上门送餐服务。”建邺区迅捷新月社区银发助餐点负责人郭小迅告诉记者。
小饭碗里装着大民生,银发助餐点是我市持续推动为老服务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南京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助餐是所有养老服务中最迫切的需求,也是最受老人欢迎的服务。
“南京于2014年开展老年助餐工作,经过10年努力,目前全市已建成社区银发助餐点1397个,主城区和大部分郊区已基本实现社区(村)全覆盖。去年,全市340多万人次老人在家门口吃上了暖心饭。”市民政局副局长周新华介绍。
记者了解到,按照相关政策,政府养老扶助对象每天用餐补贴5元封顶,失能的给予每餐3元送餐补贴。非政府养老扶助对象75周岁及以上老人,每天用餐补贴标准2.5元封顶。对助餐点运营主体,根据服务量每年最高奖补15万元,对中心厨房每年最高奖补25万元;对符合市级示范性银发助餐点标准的,按项目实际建设投入的80%给予一次性补贴,最高不超过2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在秦淮、建邺、江宁等区探索市场化助餐模式,在社会餐饮企业开辟专门助餐区域,经区民政部门认定,配备人脸识别、刷卡等设备,开展为老助餐服务。对市场化餐饮企业为老人提供助餐服务的,用餐补贴标准在上述基础上增加1元/天。目前,从老人用餐量最大的午餐来看,51%的助餐点午餐价格在10元以内,47%在11-20元。
“下一步,我们打算做细做实银发助餐工作。推动助餐点根据老人实际需求,延长服务时间,力争六成以上助餐点每天能提供两餐服务。同时,完善老年助餐市场准入机制专业配资操盘,引导更多经营主体加入银发助餐,实现助餐点的扩面提质。引导餐饮企业丰富用餐体验,实现‘子女网上下单、老人体验服务’。”周新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