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江苏做得怎么样?5月27日,江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听取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情况的报告。
“数”读江苏数实融合新成效
2021年,江苏率先出台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两年多来,数实融合强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三年全国第一;
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连续九年全国第一;
13个设区市全部入选2023先进制造业百强市;
累计创建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8家;
智能制造示范工厂32家;
全国首批300家5G工厂中江苏97家,近三分之一;
省财政每年拿出12亿元专项资金,各市县约40亿元协同对数字化转型项目给予贷款贴息补助;
累计组织5.3万家企业开展线上两化融合自评估,4.5万家企业开展线上智能制造成熟度自评估,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累计为4.3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免费诊断,完成约4.1万家;
累计实施改造项目约5万个,2万余家企业完成改造项目约2.5万个;
省制造强省建设专项资金安排27.9亿元,支持“智改数转网联”重点建设项目556个;
累计实施“5G+工业互联网”内网改造项目1394个、融合项目1021个;
累计培育省智能制造工厂(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5G工厂)646家;
累计培育省级智能制造车间2480个、星级上云企业超2.4万家
累计创建国家级双跨平台5个,服务超40万家中小企业上云用平台;
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11.4%
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江苏还要放大招
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更大力度、更高质量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江苏还有哪些举措?
首先是着力加快数字化转型。报告明确,进一步明确转型路线图,编制发布新一批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支持企业加大生产工艺和设备改造,加快组织更新、流程再造,提高诊断服务质量。鼓励龙头企业加强供应链数字化管理和产业链资源共享,开发集成一批符合中小企业共性需求“小快轻准”的数字化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整体推进数字化转型。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引领,推动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促进资源在线化、产能柔性化和产业链协同化,提升综合竞争力。
着力推进智能化改造。大力推动“人工智能+”行动,加快通用大模型和垂直大模型在工业领域部署,加快推动智能装备和软件更新替代,全面提升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中试检测、营销服务、运营管理等各环节智能化水平。用好做足江苏省工业软件自主创新若干政策,大力发展国产工业软件,深化实施工业软件攻关和应用推广行动,面向重点行业典型应用场景,强化软件供需对接,加快国产化替代和规模化应用。完善示范分类分级遴选办法,打造一批行业特征明显的智能制造示范车间、示范工厂和“智改数转网联”标杆企业,争创一批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和5G工厂。
着力深化网络化联接。一体化推进“园区通网、工厂布网、设备联网、数据上网”工程,推动5G、千兆光网、移动物联网在各类园区的深度覆盖,加快建设“东数西算”工程重点数据中心项目,全方位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网络、平台、安全、标识、数据生态体系,梯度培育一批行业级、区域级、双跨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重点支持徐工汉云等具有工业基因、赋能行业发展、潜力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做大做强,推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链式”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和平台赋能作用,推动工业互联网与重点产业链“链网协同”发展,以“网联”放大“智改数转”效应。
着力优化“智改数转网联”环境。抢抓国家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机遇,优化使用财政专项资金,加大对工业软件推广、设备更新改造、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等重点项目的支持。发挥金融活水的作用和贷款贴息的效能,鼓励金融机构定向开发面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金融服务产品。加快国内外高端紧缺数字化人才引进和培育,扩大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模,壮大创新企业家、先进制造技术人才、先进基础工艺人才和工程师队伍。聚焦企业转型需求,分集群、产业链开展“智改数转网联”主题活动,促进企业合作交流、供需对接和应用推广。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石小磊线上配资在哪里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