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股票杠杆平台 前瞻2025 | 保险业的“风”将吹向哪里?

炒股配资官网查询_炒股十倍配资申请_网上炒股十倍配资申请
你的位置:炒股配资官网查询_炒股十倍配资申请_网上炒股十倍配资申请 > 炒股十倍配资申请 > 网络股票杠杆平台 前瞻2025 | 保险业的“风”将吹向哪里?
网络股票杠杆平台 前瞻2025 | 保险业的“风”将吹向哪里?
发布日期:2025-01-24 12:29    点击次数:143

网络股票杠杆平台 前瞻2025 | 保险业的“风”将吹向哪里?

2024年走到最后一天。回望过去一年的保险业网络股票杠杆平台,

人身险负债端凭借传统型储蓄产品的长期保本属性和利率下行的预期,继续趋势性地正增长;投资端则仰仗于三季度的一波行情令净利润重现亮眼表现;顶层设计上则有“国十条”3.0版为保险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保险业正在走向资负共振的美好前景,但仍有诸多深层次的问题困扰着行业发展,例如,个险改革将如何进展?利差损风险是否缓解?等等。

2025年的钟声还未敲响,明年保险业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值得我们关注,而部分趋势已经清晰起来。

1.人身险产品负债成本还会下降吗?

这个答案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几乎是肯定的。

在人身险行业利差损的阴霾之下,为降低负债端刚性成本,2023年及2024年监管连续两年下调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也成为这两年行业最大热点之一。

目前,传统险、分红险和万能险的预定利率和最低保证利率上限已下调至2.5%、2.0%和1.5%。招银国际表示,传统险预定利率已是历史区间下限,与1997~2012年相同。

尽管如此,在长期国债利率持续走低的情况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明年或还将调降。这背后,一个关键的政策预期在于,今年8月发布的《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中明确,需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参考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5年定期存款基准利率、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等长期利率,确定预定利率基准值。达到触发条件后,各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及时调整产品定价。这项大概率在2025年落地的政策将使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随市而动”。

“我们预计2025年寿险行业降本动作有望延续,这来自于行业主体自发以及监管要求两方面的推动,包括险企自发费用控制以及各类费用监管进一步加码;还有定价利率进一步下调的可能性。”根据中金公司预计,上市中资寿险公司当前存量负债打平收益率处于2.2%~3%之间,考虑到传统险定价利率调整至2.5%、分红险占比的或有提升,以及持续的费用管控,2025年开始,上市中资寿险新业务对于整体业务打平收益率的摊薄效应将较过往更加明显。也就是说,人身险产品的整体负债成本将边际下降。

2.分红险能站上C位吗?

随着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的下调,又延伸出另一个问题,那就是这几年传统险热潮能否向分红险成功转型?

分红险似乎成为行业在低利率时代降低刚性负债成本的必然选择。多名大型险企高管表示,分红险占比将在产品结构中大幅提升至五成以上。而在今年9月发布的“国十条”3.0中,推进产品转型升级,支持浮动收益型保险发展也作为一个重要方向被强调。

不过,从今年9月末分红险预定利率切换的时点及之后的表现来看,分红险并未出现可以与增额终身寿这样的传统险相比肩的热潮。

“由于传统险较定期存款利率仍有一定优势,而分红险相比传统险销售难度明显更大,所以目前部分保险公司内部对于主推分红险还是传统险仍有分歧,同时分红险对于销售队伍要求也较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进行培训和转化。”一名保险公司高管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不过,2025年,分红险显然在保险公司业务结构中的占比会越来越高。平安非银表示,主要上市险企2025年“开门红”在监管鼓励和公司主动调整的双轮驱动下,长期分红型保险产品成为较多公司的主力。但据第一财经了解,也有险企“开门红”同时主推传统险和分红险。

中金公司预计,不同公司分红险业务占比将存在一定差异,取决于保险公司推广分红险的决心和力度,包括公司开始推广分红险的时间先后、内部资源对于分红险的倾斜程度、对于分红险占比的考核力度;公司历史上的分红实现率以及当前的分红特储对未来实现率的支撑程度;以及过往代理人改革的成效,这一点可能在后期成为影响各家保险公司分红业务占比的因素之一。

而在分红险占比提升的情况下,多名业内分析师预计产品价值率会提升,并由此有望在高基数下拉动2025年保险公司新业务价值的增长。

3.个险代理人规模会企稳回升吗?

近日发布的第五次经济普查公报中一组数据引起了保险行业关注。

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国共有金融业从业人员1235.5万人,较2018年末下降32.0%,5年时间,金融从业人员减少了582.5万人。这其中,99.26%(578.2万人)是保险从业人员。

这背后反映的是保险代理人渠道持续了几年的改革。

代理人是寿险公司重要的销售渠道,通常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率高于其他渠道,在过去几年的无序扩张后,代理人数量于2019年到顶后开始急速下滑,经历近两年的清虚、挤水分之后,个险代理人规模迅速下降。泰康长寿时代研究院数据显示,全行业个险规模人力从2019年的约700万人高点降至2024年9月末的不足300万人,降至十年前的水平。

(来源:泰康长寿时代研究院《2024年形势分析与2025年展望》)

不过,从2024年上市险企的半年报及三季报来看,代理人规模的下降速度已经明显放缓。综合平安非银和西部证券数据,截至2024年6月末,几大A股上市险企代理人数量分别较上年末下降0.8%~13.5%,下降幅度较前几年大幅收敛。其中,国寿、平安2024年9月末代理人数量已连续两个季度环比增长,代理人规模趋稳态势明显。同时,目前上市险企以提升代理人素质为核心目标,例如,中国平安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6.0%,产能持续提升;中国太保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规模保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分别增加10.6%及4.2%,预计2025年代理人队伍结构仍将持续优化,大幅起量概率不高,但经营质效将逐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银保渠道和专业中介代理渠道“报行合一”相继落地之后,业内预计更为复杂的个险“报行合一”有望在2025年推出。招银国际认为,个险“报行合一”一方面能改善费差,提升产品利润率,利好个险新业务价值增长;但另一方面,佣金收入下滑等可能出现的情况或使得代理人销售动能减弱,新单销售或将边际放缓。预计实施后,险企需加大对不同层级销售队伍的培训力度。

4.利差损风险降低了吗?

近两年,利率下行带来的利差损风险成为悬在保险行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挑动行业的神经。经过了这两年的风险管理和各类措施之后,行业利差损风险降低了吗?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监管连续两年下调预定利率及建立起预定利率“随市而动”之后,保险新单的成本压力显然将有所缓解。而对于存量负债来说,2024年三季度的一波行情推高了各家保险公司的财务收益率,能够较好覆盖负债成本。“今年,我们公司利差损风险已经不大了,但不排除某些过去比较激进的公司还有较为沉重的包袱,同时也要看未来低利率环境下,各家公司资产负债匹配和大类资产配置的情况。”一名中小保险公司投资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表示。

至于2025年投资端压力情况如何?业内有着不同的看法。

国泰君安表示,随着新单负债成本的下移,预计保险公司投资端压力有望边际缓解。平安非银亦认为,2025年10年期国债利率中枢或进一步震荡下行,但空间有限。而另一方面,A股估值水平处于中枢附近,配置性价比凸显,中期反转行情仍有向上空间,市场结构性机会增加,将助力险企2025年投资收益率和净利润改善。但西部证券表示,长端利率承压叠加权益高基数,预计2025年险企投资端承受一定压力。

不过,业内普遍认为,增强资产负债久期匹配和多元化配置是在投资端求解利差损风险的关键。在此背景下,长期国债及高分红权益资产将会是增配的方向。“在利率下行周期中,优质二级权益类资产配置的战略价值凸显,叠加近期监管对长期资金入市的导向,新形势下险资如何增配优质权益资产成为重要议题。”西部证券表示,在新准则下,高股息和长期股权投资或是险企未来的权益配置方向。也基于此,2024年以来,保险公司在二级市场上频繁举牌A股和H股上市公司,共发生18次举牌。

但有业内人士建议,需要进一步打通长期资金入市“堵点”,例如,进一步优化高股息股票等权益投资的偿付能力最低资本占用等。

另外,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在低利率环境下,用境外投资来进行多元化配置也是一大方式,而“国十条”3.0中也提到“稳慎推进全球资产配置”。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预计短期内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额度将会继续抢手。

5.险企如何继续布局养老金融?

老龄化的加速使得养老金融成为保险企业近两年的“兵家必争之地”,这一趋势在2025年显然会继续下去。

从政策面上,无论是保险“国十条”3.0中对“第三支柱”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的政策、个人养老金的全国推广,还是九部门发布的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相关指导意见,都在为保险行业未来深度参与养老金融发展创造前所未有的机遇与广阔空间。

亚洲养老金融与产业研究院院长包虹剑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越来越多的险企开始重视个人养老金业务,从之前的宣传多落实少,到真正脚踏实地地培养团队对个人养老金的理解和销售能力,例如对个养产品及其相关特性理解得更细致,对如何做好养老规划有了更科学的方法论,又如不再纠结个人养老金12000元封顶是否高低的问题,而更多进行个人养老金与其他商业养老产品的结合等。

“新的一年,保险公司在个养业务占比和其他商业养老金业务增速上将高于平均水平。”包虹剑认为,一方面,随着政策落地和金融普惠教育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个人在养老中所需承担的责任,对个人养老金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同时,养老金保险和新增的国债及专属养老储蓄一样,成为比较少数的波动小、有一定保底作用的产品,在目前市场情况下受到欢迎。另一方面,相当数量的保险公司已经布局康养、医养、养老社区、居家养老等多种养老服务或整合其资源,这将对消费者有更大的吸引力。根据亚洲养老金融与产业研究院、太平洋保险联合发布的《2024大众养老金融调研报告》,48.97%的受访者表示选择在保险公司购买养老金融产品的主要原因是险企提供的养老服务更全面;同时,养老保险产品和健康保险或健康服务产品的融合将成为趋势。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杨倩雯

相关阅读 中国太保:以ESG为锚,深耕金融“五篇大文章”新航道

37 12小时前 人身险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落地,多家险企发声维持目前水平不变

目前行业2.5%的普通型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并未“超限”。

201 01-11 20:47 一财社论:健全养老服务场景,畅通金融助推机制

稳定性和安全感既需养老金融的加持,更需养老服务的市场化改革,还需为政府主导作用与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划清边界,并加强协同。

346 01-08 22:32 专访全球资管公司DWS CEO:看好中国养老金融市场,正积极布局

精准匹配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阶段、不同人群养老金融需求。

291 2024-12-31 23:06 平安臻颐年发布福田项目 打造同城“双中心”享老布局

36 2024-12-24 11:36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

上一篇:配资杠杆咨询平台 万顺新材(300057.SZ):2024年度预亏1.6亿元-2.2亿元
下一篇:国家允许的配资平台2022 2021年3月19日人民币中间价列表

Powered by 炒股配资官网查询_炒股十倍配资申请_网上炒股十倍配资申请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